bob体育平台官网

图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党建工作 正文

思政大课,从“云端”渗入学生“心里

作者:时间:2020-03-25点击数:

思政大课,从“云端”渗入学生“心里”

张政文 王维国

2020年03月25日08:13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思政大课,从“云端”渗入学生“心里”

新闻背景: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场生动的思政大课。为将高校思政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近日,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云端”开讲,总访问量达1.25亿人次。特殊时期的“疫情思政大课”何以将“疫情危机”转化为“教育契机”?本期邀约全国政协委员、业界专家予以解读。

思政大课的重要意义不仅在当下,更具有长远效应。面对突发疫情,思政大课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以润物无声、直指人心的特殊方式,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精神力量。一方面,直面广大师生最关心的思想认识问题,讲好疫情防控的制度优势、制度自信,讲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与中央决策部署,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起到了鼓舞士气、凝神聚力的正向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反驳“中国道歉论”等别有用心的错误论调,对武汉“封城”是否侵犯民众人权、以巨大经济损失为代价阻断病毒传播是否值得等问题进行解疑释惑,挤压谣言空间,着力化解涉疫舆情焦点。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政大课的重大意义不仅在当下,更在长远,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其作用不仅体现在疫情防控的一事一时,更是着眼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的根本提升,把爱国主义、风险意识、社会责任、公共安全、健康生活方式等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塑造学生勇于直面重大风险,敢于在斗争中推动发展的精神风貌、意志品质与思想境界,为他们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思政大课的重要意义不仅在学校,更具有社会效应。高校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特殊战场”,思政课教学是高校疫情防控的“重要战线”,思政大课之于高校具有育人、防控和智库研究的三重意义:作为育人主渠道,能切实增强学生对疫情防控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与文化素养,引导他们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作为防疫战斗员,思政课教师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承担着特殊的云端战“疫”任务,是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守护校园一方净土的重要力量。作为智库生力军,发挥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角度开展理论创新、舆论交锋、咨政建言、信息交流与对外传播的重要智库功能。疫情下的思政大课,对象是大学生,其影响却在全社会。思政大课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强化责任意识、纪律意识,遵守属地和学校各项管理规定,居家学习、居家抗疫,本身就是为支持配合国家整体疫情防控大局作贡献。思政大课将火热战“疫”转化为传播速度快、覆盖群体广的云端课堂,受众不再局限于高校师生,而是拓展到大中小学,面向全社会。有助于消除公众的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起到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良好社会效应。

思政大课的重要意义不仅在现实,更具有网络效应。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首。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包括高校在内的整个现实社会带来巨大风险,我们应站在战略高位、价值高点、发展高度思考思政大课的重大现实意义,在强化“显政”、加强正面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风险意识、底线意识和忧患意识,把防范化解高校重大风险作为保障性目标。思政课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在哪儿。当前网络已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最大变量,有人将网络比作信息丛林,其中既有予人甘甜、沁人心扉的山泉珍果,也有惑人眼球、乱人心智的毒花杂草。办好思政课不仅需要及时“清除”网络毒花杂草,更需要大力“补位”网络正能量。思政大课以网络为载体,在线“云”开讲。据统计,当日共有5027.8万人次观看在线直播,相关网站、客户端、社交媒体访问量达1.25亿人次。“全国大学生同时在线”“思政大课”等多个词条冲上热搜榜,产生了巨大的网络正向效应,为扩大思政课育人覆盖面,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深刻把握思政大课的内在规定性,建好新时代思政金课。思政大课之大,非谓有大场面、大明星、大制作之谓也,而在于其有大师,有大格局、大情怀、大影响,成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思政课教学,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发展的“示范课”。大课之大,在于其理论彻底性,应坚持用学术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提供多角度学术支持;大课之大,在于其思想严密性,应坚持用逻辑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积极推动宣传体系向育人体系、文件语言体系向教学语言体系转化;大课之大,在于其表达艺术性,应坚持用艺术呈现思想政治理论,加强教学方法创新,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支撑、综合融通的教学体系;大课之大,在于其影响广泛性,应坚持用网络传播思想政治理论,借助“新文科”建设东风,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结合,积极发展“互联网+思政课”,更大范围、更宽领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广大学生坚定信心跟党走。

(作者张政文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校长;王维国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链接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内容摘编

在“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上,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等4位教授结合思政课必修课教学内容在线授课。特将其观点摘编如下———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艾四林:这次疫情防控中,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防疫窗口期,疫情发生后,中国举全国之力,采取最强烈、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巨大的代价,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开放的胸襟、人类的情怀,体现了负责任大国担当,也因此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宣:从疫情防控的整体情况看,党和政府建立起来的防控疫情体系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如此巨大公共卫生灾难面前的应对能力,也彰显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强大力量,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我们常说多难兴邦,每当这种危急关头,都能激发伟大的爱国情怀和无穷的斗争力量。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巨大的历史进步为补偿的”,历史进步的前提是善于化危机为机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汲取历史的智慧。中华民族从磨难中奋起带给我们宝贵的启示。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疫情阻击战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哪里?在白衣天使的最美逆行里。医院就是前线,医护就是战士。有人问:“医者,此去欲何?”答:“战病疫,救苍生!”问:“若一去不回?”答:“便一去不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战“疫”中的白衣天使们,就是守卫我们家国安宁的时代英雄!还在共产党员的冲锋陷阵里,在建筑狂魔的日夜兼程里,在警务人员的风雪坚守里……

(张惠娟编辑整理)

(责编:王珂园、万鹏)

上一篇:创新创业学院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联合举办4月份“5+N”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篇:战疫情,我先行 创新创业学院全体党员到社区报到

开封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