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9月26日在开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双击自动滚屏 文章来源: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10/08 09:33:43   阅读: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14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领导下,全市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开封时的重要讲话,坚持“1234”总体思路,持续抓培育、扩增量、上项目、强支撑、惠民生,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935亿元,是2013年的1.4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越百亿元大关,达到122.7亿元,是2013年的1.5倍;固定资产投资1668.2亿元,是2013年的1.8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1904.9亿元、1367.4亿元,分别是2013年的1.68倍、1.95倍;粮食总产稳定在270万吨以上,实现十四连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分别是2013年的1.48倍、1.51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始终位居全省前列,连续4年荣膺“河南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先进省辖市”。

——战略支撑更加坚实。进一步理清“一城两核六组团”城市发展多极支撑和“4+3+3”产业布局、“一区六廊九园”产业发展空间,以战略规划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以定位赢得地位。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正式挂牌,既不临边又不沿海的古都开封跨入改革开放最前沿;融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积极对接航空港区,开港经济带、郑开科创走廊、沿黄生态带纳入省“十三五”规划,郑徐高铁开通运行,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开港大道加快建设,郑民高速、商登高速、机西高速开封段建成通车,郑汴港“金三角”架构初步形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城市等获得国家批复,开封在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发展动能加快转换。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个数、发明专利拥有量和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分别是2013年的2倍、2.7倍、2.7倍;成功引进中联重科PL2304智能大马力拖拉机生产线、奇瑞多车型柔性焊接自动化生产线等一批关键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5.6%;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科技孵化平台达到24家;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2.7万个,是2013年的2.1倍,年均增长20.6%。实施“文化+”战略,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位居全省前三位。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面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众志成城,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获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以“两改两治双提双修”为重点,回应群众所思所盼,实施一大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强力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攻坚,PM2.5PM10浓度较2013年分别下降25.4%50.8%,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210天以上,超额完成空气质量国家五年大考目标。大力开展“五城联创”,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创建美丽宜居乡镇45个、美丽宜居村庄158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开封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重要改革走在前列。营改增改革试点全面推开,投融资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基本建成覆盖市、县、乡三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在全省首个完成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兰考县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二十二证合一”,赢得李克强总理点赞。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每年集中实施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全市累计投入民生资金803.5亿元,年均增长15.3%,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9.5%,均高于全市经济增速。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2.4亿元,288个贫困村、17.9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兰考县兑现了向总书记作出的庄严承诺,率先在全国贫困县中脱贫摘帽。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走过了不平凡的征程,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开封视察工作时的殷切嘱托和谆谆教诲,践行为扎实做好工作的源源动力,从一点一滴做起,干成了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大事,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干、干不了的难事,破解了一批群众最急最怨最忧的难题,靠人民的肯定获得了信任,靠实实在在的发展赢得了尊重。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稳增长。坚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既有所作为,又灵活应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出政策组合拳。每年年初针对实体经济、产业发展、激活投资、金融支持等不同重点,及时研究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若干意见》《财政支持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等20个专题、48项年度政策措施,确保发力精准,稳住基本面。优化企业服务。实施金融服务“双计划”,累计发放企业还贷周转金47.8亿元。创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累计保障土地供应8.4万亩。着力降成本,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比全国多降37.9%50家重点培育企业和50家高成长型企业稳定发展,牧宝车居、清明上河园等20家企业挂牌上市。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民间投资活跃,年均增长16.8%,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4%。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恒大、绿城、碧桂园等入驻开封,市区房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年均分别增长19.9%29.1%

(二)抓培育。突出产业优势和短板抓培育,围绕10个产业链,落实“1+14”补短板工作方案和“1+7”转型发展攻坚系列政策措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140.444.5,一产比重下降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9%。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五优四化”为重点,深化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成高标准粮田200万亩,优质农作物面积超过62.5%,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9%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50家,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19个。促进工业提质增效。打响产业转型攻坚战,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到1.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66家,完成增加值616.6亿元,年均增长10.3%,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4+3+3”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2.6%,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及汽车和零部件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750亿元和600亿元。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持续火爆,全市旅游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6.2%24.5%,到开封过年成为时尚。大力培育金融保险、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服务业新业态,新引进金融、类金融机构35家,星光天地、鼓楼里、复兴坊、马道街改造提升等一批文商旅融合项目相继建成开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44.8亿元,年均增长12.7%;服务业增加值完成862.1亿元,年均增长10.9%

(三)扩增量。精准研判工作发力点,着力扩大经济总量。向空间拓展要增量。完成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设立祥符区,市区面积由547平方公里扩大到1849平方公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加快建设,开封西湖、中意湖蓄水成景,CBD中心商务区初具规模,新区形象快速提升;

郑汴一体化深度融合,一至二十二大街全部建成通车,城市空间向西不断延伸,城镇化率达到47.4%,比2013年提高6.3个百分点。向创新驱动要增量。深化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15家高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新增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18家,新建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113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7家,均比2013年翻了一番多。超强激光及全光射线源应用等技术世界领先。向招商引资要增量。建立招商引资“六项机制”,开展重点产业大招商,累计引进省外投资项目100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93个、10亿元以上项目80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年均增长10.7%。实际利用外资22.8亿美元,进出口总值17.6亿美元,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4家。坚持引资与引智并重,引进院士、千人计划专家近30人。与桂林市、希腊萨洛尼卡市缔结友好城市,国内外友好城市达到22个。

(四)上项目。坚持提前着手谋划,围绕十大工程、重点产业、“八网”基础设施、文商旅综合体、民生实事等五大类列出年度项目计划,实施市级领导分包重大项目制度,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组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四年来累计实施重点项目976个,完成投资3453亿元,中联重科高端农业装备制造基地、优德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开工建设路网、绿网、水网、热网、气网、电网、管网、云网等一批“八网”重大基础设施,打通23条断头路,新修建21条城市道路,完成6个道路路口渠化改造工程,建成85个街坊游园,环城墙景观绿带基本形成,“一渠六河”“十河十湖十湿地”工程顺利实施,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2.8%,市县燃气气化率分别达到95%83%以上;珠玑巷、双龙巷、启封故园、恒大童世界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有序推进,汴京公园完成改造提升,“六馆一城”、开封文化客厅等建成并向市民免费开放。

(五)建平台。坚持功能为先,打造完善各类平台。提升产业平台集聚效应。产业集聚区、中心商务区、特色商业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8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7.1%、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0.1%。成功创建开封高新区、通许高新区两个省级高新区。提高公共服务平台效率。按照“一门集中、一口受理、一网通办、一窗发证、一链监管、最多跑一次”“六个一”标准建成“市民之家”,自贸区综合服务中心、自贸区综合展厅、智慧开封展示体验中心、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城市综合管理运行指挥中心建成投用。强化开放平台外向度。清明文化节、菊花文化节、收藏文化论坛、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成功举办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以制度创新为引领,参照世界银行标准发布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自贸区开封片区“一心四谷两港”空间布局基本成型,聚集企业2212家、注册资本507亿元。

(六)惠民生。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7.5万人,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就业22.3万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认真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城乡低保供养标准按要求提高到位,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分别达到每人每年6720元和4100元。市社会福利园区竣工运营,新建社区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场所60个、农村幸福院184个。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1.56万户群众乔迁新居;改造农村危房3万多户。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05所、幼儿园179所,新增优质教育学位近10万个。重点卫生项目扎实推进,建成城市“15分钟急救圈”。新解决75.3万农村居民和在校师生安全饮水问题。实施体育文化惠民工程,市体育中心开工建设,成功举办2016年中国(开封)客家国际龙舟邀请赛。新增新能源等各类公交车965台。切实加强社会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3%43.8%。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连续四年荣膺“河南省食品安全优秀城市”。依法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强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密防范暴恐活动,依法打击犯罪,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本届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持续推进反腐倡廉,政治生态持续净化。推进依法治市,提请制定5部地方性法规、规章。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持续加强工作督导和企业投诉受理,政府自身建设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及人民防空建设,支持军队改革发展,推进军民深度融合,驻汴解放军、武警部队、预备役人员、民兵为地方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双拥工作持续深化。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统计、审计、侨务、对台、史志、档案、文物、气象、地震、社科研究、对口援疆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矢志不渝、滚石上山,绘就蓝图、硕果累累。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河南及开封视察工作,作出把握“四个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等重要指示,为我们战胜风险、赢得挑战、推动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极大鼓舞着全市干部群众满怀信心、奋发有为地工作。今天开封的发展成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开封时重要讲话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550万开封人民团结一心、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驻汴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开封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不强,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还不高;工业经济规模小、产业层次偏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生态环境问题严峻;增长动力不足,龙头企业数量少,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待加速培育;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欠账较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城乡居民收入偏低,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工作人员能力素质不适应新时代要求,一些部门服务水平、工作效率不高,一些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新的宏伟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作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历史判断。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召开,号召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奋力实现中原更加出彩、谱写新时代开封更加出彩新篇章。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开封时的重要讲话,牢记神圣使命、接续奋力前行,一步一个脚印谱写新时代开封更加出彩新篇章。

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开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四个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推进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以创新为驱动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以开放为引领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打造中原现代服务业之都、生态宜居魅力古都、郑汴港核心重要支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新时代开封更加出彩新篇章。

根据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贯穿一主线一保障、确保两稳定、打好三攻坚、抓实五突破”总体工作布局,建议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发展高质量。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保持在70%以上。产业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二、三产业增加值均超千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4348,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以创新为驱动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重大成效,中原现代服务业之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文化建设高质量。持续实施“文化+”战略,打造文化高地、讲好开封故事、建好精神家园,以开放为引领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影响力不断增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发展居全省前列,新型文化业态不断增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

——社会发展高质量。每年民生资金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70%。现行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全面提升。破解民生“八需八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社会治理“四化”水平显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彰显公平正义、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人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生态文明高质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五个体系”基本建立。大气污染治理取得决定性成效,水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土壤环境质量逐步好转,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国土绿化面积和林木蓄积量持续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融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郑汴一体化深度融合取得扎实成效。老城新区、东区西区北区南区、城市农村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一城两核六组团”竞相发展、协调共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八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人居环境明显优化。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化率达到53%

实现以上奋斗目标,重点把握六大原则:一是坚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做到“四个服从”,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权威和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民生实事。三是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实施国家“七大战略”,牢牢把握“四个着力”重大要求,持续打好“四张牌”,增创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境界。四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宏观经济大局,保持战略定力,在“稳”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确保实现“三个同步”“三个高于”。五是坚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部署。全面落实新时代开封更加出彩的17个出彩点工作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统筹安排,根据市委总体工作布局,真正沉下去发现问题、静下来研究政策、出真招破解难题,一步一步推动开封更加出彩。六是坚持政府抓落实强保障搞服务的工作定位。按照“保底线、保民生、保运转、优环境、上项目、求发展”的思路,弘扬“三股劲”,一茬一茬接着干,一张蓝图干到底,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努力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2018年及今后五年的工作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小康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综合考虑发展趋势、工作导向以及各方面因素,年初市委经济工作会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保持不变,即: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稳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在7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3%左右,空气优良天数、PM2.5PM10完成省下目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以上,其他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任务,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围绕以上目标,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一是经济发展好于预期。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951.5亿元,增长8.3%,增幅居全省第7位;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10.7%18.3%7.9%,分别居全省第3、第4、第6、第7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省靠前位置。二是“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把“三大攻坚战”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重拳出击、尽锐出战、标本兼治,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处于可控范围,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全市大气优良天数居全省第9位,PM2.5PM10浓度和优良天数实现“两降一增”。三是重大改革成效显著。“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全城通办”“真联真通真办”取得重大进展,全省“放管服”改革示范城市地位进一步巩固。全面启动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土地利用综合改革、人才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中部营商环境国际化引领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四是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大力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与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推进主干道街景提升,大力开展城市环境整治,实施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城市功能品质、环境品质、文化品质、服务品质持续提升,成为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典范。五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15件民生实事扎实推进,一批民生实事提前完成。建立“四单一库一平台”,全面启动破解民生“八需八难”工作。着力谋长远、打基础、破难题,启动实施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厕所革命”、分布式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三年行动计划”,长期制约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正在加快解决。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环境增加了我们工作的难度,但天道酬勤、事在人为,全市上下不为艰难所惧、不为矛盾所困,集中精力谋发展、抓落实,取得了工作成绩、形成了工作亮点,积累了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实现2018年及今后五年的各项预期目标,要持续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培育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不错失机遇、紧紧抓住机遇,开封就能在高质量发展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推进郑汴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借力省会、对接郑州、融入港区,争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率先发展区,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深度融合“533”工程,强化与郑州市的交通、产业、生态、文化、区域等多方面对接合作,10月底前开港大道全线通车,2020年前东京大道与科学大道实现对接,适时启动沿黄生态大道、郑汴地铁建设。加快推动郑开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积极争取郑徐高铁增加bob体育平台官网始发车次。加快郑开大道、郑汴物流通道两侧项目布局,提升绿化、路灯、标识等配套,打造郑汴迅捷景观化交通干线。

加快自贸区开封片区建设。加强制度创新,每年向全市推广一批可复制的经验。加快产业发展,围绕“一心四谷两港”和“234”产业集群体系,重点发展医疗旅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特色产业,确保新入驻企业数量年增长15%以上。加快中心商务区建设,大力引进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总部经济、金融类金融机构、创新创业等企业入驻,力争2020年前培育10栋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商务楼宇。加快健康乐谷、国际物流港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恒大童世界、中关村智酷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等项目。

推动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抓住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机遇,提前谋划开港经济带基础设施、绿地及产业发展,及早启动土地流转、收储以及生态廊道建设等工作,落地一批科创类、教育类、生态环保类、产业类项目,做实郑汴港核心重要支点。高标准实施片区开发,逐片区制定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力争到2022年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支撑有力、城市功能完备的发展格局,打造全省产城融合样板区。

(二)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运行高质量。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扩大有效投资,持续释放有效需求,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扩大有效投资。聚焦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围绕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百城提质、产业转型、扶贫开发、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制定投资项目建设五年规划、三年计划和年度方案,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三个100工程”,确保每年签约落地、新开工建设、竣工建成重大项目各100个以上。着力破解制约投资增长的融资难融资贵、成本高负担重等问题,增强民间投资活力,确保民间投资增速持续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落实好重大项目推进“六项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实现项目建设接续推进。

培育引导消费。坚持满足需求和引导消费相结合,实施中原现代服务业之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壮大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健康养老等产业集群规模,加快发展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着力培育文创会展、中医医养结合等服务业,开展乡村旅游、黄河生态游等升级行动,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积极申报世界美食之都,改造升级“开封老字号”,培育壮大“开封新字号”,优化消费产品供给。提升承载能力,再建10家以上五星级标准酒店和一批特色精品酒店,新落地一批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主题乐园等特色品牌项目,力争旅游综合收入突破千亿元。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破除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政策制度,研究出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真金白银”政策措施,推动各项惠企政策全面落地。落实降低企业成本政策,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bob体育平台官网品牌价值高的本土优秀企业。着力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和产业工人队伍,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尊重、鼓励、保护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风尚,让企业提振信心、放开手脚。创新政商互动机制,用好营商环境双月点评和第三方评估制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开封成为企业成长的沃土、投资的洼地。

(三)打好“四张牌”,提升高质量发展整体素质。

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牌。坚持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 “一区六廊九园”建设,不断壮大“4+3+3”产业集群规模。坚定不移以创新为驱动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落实好产业转型和产业补短板系列措施,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四化”为方向,深度挖掘传统产业发展空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16个重点产业转型发展,培育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和质量强市及品牌化发展战略,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打造一批国家、省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与产业研发、服务消费、咨询策划等相关的创意经济,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推动智慧城市“一湖一田四平台”建设,着力壮大智慧产业、数字经济体量。大力培育骨干龙头企业,以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标准,下决心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确保应退尽退。

打好创新驱动发展牌。把创新作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借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抓好省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机遇,推动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政策链高效融合。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到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家。加强重点实验室、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新增25家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加快特色园区、产业集聚区转型发展,每个产业集聚区至少建成一个科技研发为主的专业化“园中园”,再争创3个省级高新区。加快郑开科创走廊建设,全力打造全省“双创”示范基地。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力争新型研发机构达到20家。继续实施“汴梁英才计划”,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改革,用好在汴高校人才资源,力争创新型人才团队达到150个。完善吸引、留住、激活人才的政策措施,启动人才公寓建设,加强保障服务,让人才无后顾之忧。

打好新型城镇化牌。立足“一城两核六组团”空间布局,按照“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要求,推进新老城区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城市多维多向发展格局,形成多极支撑、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提升县域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重点村镇建设,建成50个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示范乡镇,带动城镇化建设整体提升。加快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各类要素下沉,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把住房保障等纳入居住证基本公共服务范围,让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在城市落户定居。

打好基础能力建设牌。适时启动G310南移工程,改造提升与各县和祥符区的快速路,完善农村公路网络,2020年建成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项目,2022年前完成“四路四互通”工程,形成“五环九横十二纵”大交通格局。启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大引黄工程建设力度,大兴农田水利建设,2019年前建成“一渠六河”工程、水系一期工程,启动水系三期工程,南水北调入汴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坚持保障能源安全与优化能源结构并重,严格全域禁煤,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实施“宽带开封”战略和“互联网+城市”行动计划,加快新一代互联网建设,大力支持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到2020年实现百兆宽带全覆盖。

(四)打赢“三大攻坚战”,补齐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始终把“三大攻坚”作为决胜全面小康的难点来突破、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机遇来抓住、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来夯实。

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防控政府债务风险,2020年前有效化解债务存量,严控债务增量,确保全市政府债务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充分利用专项债券、基金、规范的PPP项目等方式,破解资金难题。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突出降杠杆、治乱象、抓规范、强监管,严防金融机构出现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堵住风险源头。持续打击非法集资、金融犯罪。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经济结构提质、生态功能提升、国土绿化提速、环境治理提效“四大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突出治本要求,加强污染源解析研究,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调整,坚决关停排放不达标企业,确保空气优良天数持续保持210天以上,2020年圆满完成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城市规划区内工业企业“退城入园”,2023PM2.5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开展全域清洁河流整治行动,2022年全市地表水全部达到或优于Ⅳ类水体标准。推进河湖管理立法,加强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大规模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今冬明春完成绿化15万亩以上。建设静脉产业园,实现固体废弃物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六个精准”,突出打好产业扶贫、就业创业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扶贫“四大硬仗”,深入开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扶贫助残、易地搬迁扶贫、危房改造清零“五大行动”,加快实施交通扶贫、饮水安全、电网升级、环境整治“四大工程”,2018年实现2.6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020年前实现26.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标准、退出贫困序列。坚持“两聚焦一注重”,加大对21个深度贫困村扶持力度,2020年前实现深度贫困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救急解困与内生发展相结合,积极推广“1+3”社会扶贫等新模式,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加快实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安居工程,年底前全面完成黄河滩区4296户、15388名群众搬迁任务。健全市、县、乡三级脱贫攻坚责任制,建立以暗访为主的督查巡查机制、贫困退出调研评估机制,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打通扶贫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五)深化改革开放,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持续释放发展潜能。

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证照分离”“多规合一”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更大范围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全面实现“一网、一门、一次”目标。深化土地利用综合改革,确保年内完成土地出让收益150亿元。持续推进国企改革,做好“僵尸企业”处置善后工作,盘活国有资产,落实好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全面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建成“一平台四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剥离国有投融资公司的政府融资平台功能,支持和加快推进投融资公司转型做实、做大做强。持续深化机构、行政体制、管理体制、财税体制、市场监管、盐业等方面的改革。

更高水平扩大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以自贸区开封片区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设立海关等开放功能平台,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先行区。围绕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实施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系列促进政策,支持异地开封商会建设,推进专业招商、定点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着力招引落地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项目。放宽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鼓励外商投资先进制造业、参与现代服务业建设,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文化、教育、交通运输等领域开放。完善外资企业支持政策,依法赋予内外资企业同等待遇,为外资企业设立提供最大便利,打造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目的地。

(六)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科学规划建设管理城市。

加强古城保护与展示。以“五个全域”为抓手,建设生态宜居魅力古都、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全域保护,把宋都古城作为一个整体,争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保护好文化遗存、空间格局、古城风貌、城市肌理、民俗民风,延续历史文脉。强化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古树名木,对城墙围合13平方公里区域开展地下文物全域勘探。全域规划,高标准对宋都古城进行整体规划策划,修订《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规划》,高起点开展大相国寺等重点片区规划设计,形成较为完备的古城建设规划体系。全域管理,建立健全宋都古城综合管理标准体系,有序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改造和修复,对近现代历史建筑进行修缮。编制《城市“双修”专项规划》,用好试点城市政策,加快城市修补、生态修复,2019年全面完成拆除违章建筑“三年行动计划”目标,2022年基本完成棚户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合理布局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引导古城区居民外迁,疏解古城区人口。全域经营,设立宋都古城保护修缮专项基金,以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为依托,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市场运作和社会资金为主体,加快古城保护和开发,三年内实现市文投公司上市,2022年前全面贯通城墙及景观带,建成960文创园、艮岳文旅综合体、双龙巷历史街区改造等项目。全域旅游,巩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创建成果,科学规划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构建方便快捷的旅游服务体系,破解进不来、出不去、游不好等突出问题,打造全景、全业、全时、全程的全域旅游格局。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持续实施“八网”基础设施工程,全面提升城市的功能性、便捷性和宜居性。每年打通一批断头路、渠化改造一批道路路口,高标准打造12条示范街。提升污水处理能力,2022年前建成16座分布式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加强供热、天然气管网建设,持续推进东区供热,到2022年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以上、市区燃气气化率达到98.5%以上。加强城乡电网建设,显著提升电网规模、供电能力。统筹地下、地上,每年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0公里以上。加快各类公园绿地、生态廊道建设,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积极开展园林城镇、生态园林城镇创建,加快实施“十湖十河十园十湿地”“十街十馆十片区”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2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完善“六馆一城”功能,每个行政村、社区建成一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21年前建成市体育中心,在城市社区形成“15分钟健身圈”,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统筹人口规模、设施功能,系统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衔接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提升城市美誉度。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大力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五城联创”。强化市民文明素质教育,深化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商户、文明市民创建活动,确保202050%以上的村镇创建成为各级文明村镇。倡导全民阅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用现代化手段开展交通治“堵”、环境治“污”、市容治“脏”、服务治“差”,实施城市美化、亮化工程,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和水平,让城市更干净、生活更便捷。

(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三农”发展。推进乡镇工作“三结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结构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加快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以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五优四化”,大力发展高效种养业,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规划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项目和特色小镇,培育一批本土农业特色品牌。支持农村电商发展,鼓励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科技工作者、退役军人和工商企业等从事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加强空心村和农村空闲土地整治,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推动土地有序流转。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持续推进农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组织化水平,调动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基层干部等骨干力量的系统培训,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加快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城乡接合部环境治理,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建成“6+1”乡村振兴示范带,再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线路。开展“四美乡村”创建,每年评选10个“四美乡村”建设示范乡镇、100个“四美乡村”。

(八)着力破解民生“八需八难”,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不懈破解民生难题。

聚焦便捷办事需求,破解办事难。科学布设“市民之窗”,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建立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等便民化办事机制,围绕“六个一”要求,年底前市县两级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80%50%的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20196月前办事提交材料减少60%以上,市、县两级80%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聚焦便捷出行和停车需求,破解出行难。编制实施公共交通、停车场、慢行交通、旅游交通等专项规划,2020年前建成“十五纵四横”19条非机动车廊道,实现慢行道联网成环。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再购买一批新能源公交车,及时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每年新建公共停车泊位4000个,基本消除交通拥堵路段路内停车泊位。

聚焦群众居住需求,破解住房难。坚持“房住不炒”,加大安置房、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力度,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解决好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实施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前完成106个棚户区项目改造,基本完成问题楼盘处置。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实现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聚焦“舌尖上的安全”需求,破解监管难。全面落实“四个最严”“四有两责”要求,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成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中心,加强学校营养餐监管,确保所有中小学及托幼机构食堂、中型以上社会餐饮场所实现“互联网+名厨亮灶”。全面加强疫苗等药品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

聚焦就近就便入学需求,破解上学难。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等十件实事,每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0所以上,2020年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启动优秀教师培育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保证教师工资待遇优先增长。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网络教育、民办教育,规范社会机构办学,支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大学、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等在汴高校发展,支持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聚焦高质量就业需求,破解就业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大力开展就业创业“四大工程”,确保每年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以上。继续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建好职业教育园区,打造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聚焦高水平就医和保健需求,破解就医和养老难。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院“四医”联动,2020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2022年基本建成市中心医院新院区等10个重大卫生项目和10个区域医疗中心,引进培育100名以上学科领军人才。大力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做好传染病、慢性病防控,加强医疗行为规范管理。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金额和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生活补助标准,持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实施养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做好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三关爱”工作。

聚焦清洁宜居环境需求,破解清洁难。强化扬尘治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积极申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2020年前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持续完善提升城市道路、照明、排水、污水处理设施等市政设施,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保持100%。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广市场化保洁模式,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

各位代表!我们制定了《破解民生“八需八难”百项任务清单(讨论稿)》,请审议,请监督!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加快建设综合指挥中心、社会治安平台、市场监管平台、综合执法平台、便民服务平台“一中心四平台”基层治理体系,建成市县两级社情民意服务中心。强化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信访稳定、网络信息安全等底线工作,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黄赌毒和电信诈骗、传销等犯罪,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群体事件,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支持驻汴解放军、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宗教和睦。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注重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做好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工作。加强统计、审计、史志、文物、档案、气象、地震、测绘、邮政、社科研究、对口援疆等工作。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进入新时代,新一届政府将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持续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勤勉敬业,善做善成,不负人民重托。

加强政治建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两个坚决维护”作为严格政治准则和根本政治要求,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自觉做到令行禁止,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厚植党内政治文化,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建设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研究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抓好思想观念更新转变,打破思维定势、冲破观念障碍,牢固树立策划规划、资本运作、德治法治等发展理念,以思维方式的转变推动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拉高工作标杆、提高工作标准,学习先进地区经验,自觉用高标准审视问题、应对挑战、推进工作。

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开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严格规范政府行为,健全依法行政各项规章制度和决策机制,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建设诚信政府、法治政府,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保持廉洁本色。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大力开展反腐倡廉,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健全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全面加强行政监督、执法监督、纪律监督和审计、财政监督,习惯在巡视、监督和考核下开展工作。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用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强“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管理,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让每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都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

强化责任担当。始终坚持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标先进找差距、针对问题补短板、列出清单抓落实。增强专业能力,倡导专业精神,不断增强学习研究、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等“八种本领”。完善干部正向激励、容错纠错、待遇保障、交流轮岗等机制,用好干部“实绩库”,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改革创新、踏实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政治坚定、善破难题、奋发有为的干部得到褒扬奖励,让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占着位子不干事的干部受到警醒惩戒,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各位代表!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往前走,定能到达。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我们更加坚信,只要550万开封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只要我们牢记使命、接续前行,就一定能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务实担当、锐意进取、苦干实干,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奋力谱写新时代开封更加出彩新篇章!


【 字体: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开封大学科研外事处所有

地址:bob体育平台官网河南 开封东京大道 邮编:475000 电话:0371-23810023

copyright? 2019 Sightin, All Rights Reserved.